找到相关内容324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阿含经研究——基本课文五篇

    , 无知者不见犯事的过咎, 充满邪见思维,诸根不防护, 此人必然生起“退分戒”。 悦于此世有戒的成就, 对于业处无意作精勤, 以戒自满,更不...

    徐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10367889.html
  • 和合需要众缘 众缘才能和合——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大会发言

    避免和化解排他主义、恐怖主义、战争屠杀等问题和不道德行为。  倡导谦虚,即认识和体会谦虚的效用与安乐,放弃自满、骄慢、轻蔑等心态,从根本上避免和化解种族主义、霸权主义和宗教歧视等不道德行为。  慈悲和...

    学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30269844.html
  • 觉真法师:唤醒和谐自觉 提升心灵素质 ——和谐,人间佛教的当代实践课题

    但是这种科学发展、技术进步的结果,也把自然环境跟人类自身的关系给模糊了,甚至颠倒了。一方面,人类要征服自然,一方面人类也增长了狂妄、傲慢、自满,增强了放纵欲望的暴力。最新的科学成就,固然解决了不少历史上...

    觉 真 (香港佛教联合会)

    |世界佛教论坛论文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2373257.html
  • 认识因果——昌臻法师

    。”后来,他当了国师,外国进贡沉香木椅,皇帝都不敢用,供养给悟达国师。他便产生自满,放松修持,马上就遭到恶报,生了一个人面疮,很痛苦。于是,他去彭县找那个僧人。僧人说:你几百年前在汉朝曾种下一个恶因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4776340.html
  • 佛教学术与信仰的分野

    见解,事实是五见中的“见取见”,他们执著这种“见取见”为至善而自满;信徒是以终极佛果为修行的圆满。学者从是学术是冷冰冰的理性化、知识化;信徒对于义理注入生命的体会却显的很活泼。学者的著作是理性的,但与...

    懿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565181057.html
  • 高山仰止 德艺传薪―-痛悼恩师周绍良先生

    先生《全辽文》已指出其误。   由于捡核出诸种文献对此碑文抄录和考证的借讹之处,特别是朱彝尊考证秦王高勋的疏误,我有些一得之功的自满,在这篇考证文中我对朱氏批评道“不知何故,谬误至此”。   文章...

    金申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18131391753.html
  • 低调做人,高调做事

    一步想一想,就能知足常乐。人应该体会到自己本来就是无所欠缺的,这就是最大的财富了。   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:不要把自己太当回事,才不会产生自满心理,才能不断地充实、完善自己,缔造完善人生。   谦逊...

    佚名

    |人生|做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10170893999.html
  •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(三)

    的,一句话就将人的头给打破了,这一句话比拿铁棍子打人还厉害,若能谦下就没有这不客气的情形发生。   你内心要谦下,看别人都比我好,不要自满,所谓“满招损,谦受益”。好像一杯茶,倒满了还倒那就会向...就因你太自满的缘故。   且你自己也不真实去修行,故自性就虚妄不实。自己本来都不实在,到底自己是个真的或假的都不知道,这就叫自性虚妄。不实就是自己不相信自己,像我叫你不要喝酒,你怎么又喝了呢?自己...

    宣化上人主讲

    |坛经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6/1926289726.html
  • 周易禅解(3)

    。   阴柔得正。为巽之主。所谓生财有大道者也。佛法释者。即缘因善心发。富有万德。名为解脱。   九五。王假有家。勿恤吉。象曰。王假有家。交相爱也。   假。大也。书云不自满假。诗云假以溢我。又曰...。   象曰。泽上于天。夬。君子以施禄及下。居德则忌。   禄宜施。德宜居。禄不施则恩枯。德不居则本丧。又以此施禄。则及下而可以化人。以此居德。则自满而为人所忌。   初九。壮于前趾。往不胜为咎。象曰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1444287.html
  • 大菩提乘(三)

    得正等正觉与涅盘,同时不断地投入于善行。他不会对身体与生命有最微小的执着,反之他舍弃它们。他去除会败坏德行的污染因素,例如恶意、怨恨等。  他不会对小小的成就感到自满,而不断地为更高层次的目标奋斗。...相貌美好。菩萨以此圆足得以激起懂得欣赏相好之人对他的信心与敬意。  族性圆足是指投生于上层阶级的家族。通过此圆足,菩萨得以影响自满于高贵出身的人们,引导他们清除我慢心。  主权圆足是指巨大的财富、权势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4549274.html